·上一篇资料:高中语文教案253例
·下一篇资料:在渭源一中2011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渭源主要旅游景区介绍作者:陈具才等 来源:本站原创 甘肃渭源像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渭水源头,她是古丝绸南路重镇,她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境内长城蜿蜒,古堡耸立,汇集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三大文化。首阳双冢,汉代墓群,远古驿站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更兼有鸟鼠同穴、大禹导渭、始皇西巡、马武屯兵的历史传说以及永远不败的洮岷花儿。这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绝唱。她高峻巍峨的群山,茂密挺拔的森林,舒缓广袤的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与灿烂久远的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散射出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诱人魅力,成为人们回归自然,释放自我的佳胜之地。 一、十佳景区渭河源 渭河源景区位于渭源县城南25公里。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的渭河源景区,渭源境内长50公里。整个景区植被茂盛、绿草如茵,步移而景换,时而山环水抱、景色奇秀,时而地势险峻、飞泉流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底。 二、奇山秀水莲峰山 出古城渭源东南三十四公里,即到素有“陇上碧莲”之誉的莲峰山。这里是渭河源森林公园的主体景区,鸟瞰莲峰,九峰环峙、状如莲花,故称莲峰山,又因成群马鹿出没林间,又称马鹿山。远眺莲峰,山下一条缠绵的小河,宛如一条白练,自苍茫的山间飘来,闪动着细金的色彩,带着野花的芳香流出山外。山间古木参天,庙观森然,香火袅娜,好鸟啁啾盘旋,沉浮天地之间,时有僧侣诵经,游鱼出听,晨钟暮鼓,好一处人间仙境。清代诗人吴镇赞曰:“孤鹤泪烟海,遥投仙客家;五峰云散尽,涌出来碧莲花。”
首阳山与莲峰山遥相呼应,其山势巍峨高峻,古松郁郁葱葱。因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商末周初,孤竹国二皇子伯夷、叔齐之遗骨葬于此地。一因其绝食明志的气节,又因而使这一历史故事和首阳山自古以来就名声斐然。 四、渭水长虹灞陵桥 座落在渭源县城清源河上的灞陵桥,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全长40米,跨度29.5米,高15. 4米,宽4. 8米,底部以并排10根粗壮圆木并列 11组,从两岸桥墩逐次递级,飞挑凌空,宛名渭水长虹,又似天桥楼台,享有渭水第一桥的美誉。近代和当代名人左宗棠、蒋介石、于右任、林森、杨虎城、何应钦、汪精卫、启功等人纷纷为此桥撰写了牌匾和对联,于右任先生题写了“大道之行”的匾额。【详细介绍】
五、宗教胜地老君山 渭源老君山原名庙坡山,位于渭源县城南一华里处,与县城遥相对峙,风光如画,林壑幽雅,有“渭城绿色屏障”之称,为渭源县旧时“八景之一”。 老君山,山势高耸雄奇,蜿蜒小径,直达山峰,为道教早期胜地之一。隋、唐时期,老君山就有寺庙宫观建筑,有道士修真养性。嗣后历经兵灾,寺庙宫观时毁时修。民国初年,山上有老君殿、三清殿、三霄殿、地宫、玉皇阁、关帝庙、文昌殿、清圣祠、灵官殿、八卦楼、观音阁等殿堂,形成一个古建筑群。进山门,便是正院,老君殿坐南向北,依山建于高坡之上,内供太上老君,旁卧一雕刻青牛。老君殿旁塑有“八仙”神像,左为三清殿,右为玉皇殿、观音殿等,一字排列并建。院南为临崖而建的药王殿,内供药王孙思邀、名医扁鹊、华佗等人之神像。院左为地母宫,右为娘娘殿,内塑元霄、凌霄、碧霄三女神像。正庙东有一宽敞庙院,建有清圣祠,南殿供伯夷、叔齐二贤;北殿供关公、岳飞、文昌三位神像,西面建有八卦楼一座,供钟馗神像。 老君山公园文化广场: 渭源县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美丽如画的文化广场位于县城南部,渭河之滨,老君山下,灞陵桥边,属滨河风情线核心组成部分。 六、系云摩天太白山 太白山山势险峻,酷似华山,海拔3300多米,山势险峻,酷似华山,又叫作小华山。位于渭源县城西南25公里处,距省城兰州150公里。相传太白金星在这里修行悟道,因此得名。太白山,一峰独耸,系云摩天,众山环拱。山腰茂林修竹、杜鹃似火;山顶祥云缭绕、殿宇呈瑞。登过太白山的人这样形容:“海拔三千三,离天三尺三。不知路多远,八十一转弯”。山上景点有龙眼显灵、风摆浪声、神仙卧洞、八仙过桥、石缸探底、双手板崖、寺顶积雪等多处名胜。放眼远眺,云海翻腾,群峰峥嵘,苍山如砥,峰峦层迭,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因此登过山的人都说“不上太白非好汉,登上太白赛神仙”。 七、鸟鼠同穴鸟鼠山 全称“鸟鼠同穴山”,距县城西南十公里,是渭河的发源地。相传“鸟鼠同穴此山,渭水出焉,其鸟名鸟余(音徒),其鼠名鼠突(音突),其鸟似 (音多)而黄黑色,鼠如家鼠而短尾,二物穿地而共处,各自生育,不相侵害”。鸟鼠山南侧的山谷,林木茂密、爽气宜人,上有3眼清泉喷涌而出,形成一个倒“品”字,人们叫它“品字泉”,这便是渭河的源头。品字泉边建有禹王庙,是为上古时代治理水灾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夏禹所建,至今香火不断。 在海拔3941米的“雪山太子”露骨山下的双石门,位于渭源县城南部40公里处,距省城兰州164公里。这里集险峰奇石、草地野花、珍稀动物、历史传说于一体,是人们举行野营活动和探险的好地方。这里拥有11万亩的大草场,春秋季节,山花烂漫、牧草青青、牛羊成群,并有许多珍稀动物,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九、雄浑古老秦长城 渭源境内的秦长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灭义渠戎以后所筑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西起临洮东三十里铺的杀王坟,从东峪沟长城坡,上阳山进入渭源县境内,经地儿坡、樊家湾、文昌宫、秦王寺、石堡子、陈家洼、方家梁、城壕、高咀山、马家山、下盐滩、阳山等四个乡镇十四个村盘垣三十七公里,从野狐湾进入陇西县境。这段古老的长城,大部分地段残高在3米左右,少数地段超过十米,沿城垣起伏,每隔一里有小烽燧,十里一大烽燧,雄伟壮观。城垣下夯层清晰,秦瓦遍地。长城脚下的秦王寺,传说是秦始皇西巡陇西郡(郡治狄道)时,途经这里住宿一夜,后人为纪念秦皇西巡而修建得名,原有寺庙建筑一进三院,雄伟壮观,山门外有戏楼会场,寺后院有一深井,名曰:"秦王饮马井",井旁有一棵千年古树,叫"秦王拴马树",寺内有一口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陇、渭、临三县集资筹造的大钟(直径2米、高3米,重4800斤)可谓世所罕见。秦王寺庙宇大部分在清同治时毁于兵燹。大钟在1958年砸毁炼成钢铁。现仅存后院正殿一座(民国23年重修)前院左侧偏殿一间(清宣统时修),院东厢房三间,其余全部废墟。残存的旁殿壁画上写有抒怀诗:"渭水滔滔日夜流,不知征战几时休?万里长城遗迹在,不见昔日秦王侯"。 渭源县秦长城,现为省级文物保护。 十、十里画廊天井峡 在渭源县石门水库的后面,有一处纯朴自然、不事修饰的奇异妙境的净土这就是——横亘十里的史前峡谷天井峡,一座座陡峭的山崖相对挺立,中开一缝,就象大锯解开的板缝,当地山民又叫它解板沟。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出这一片刀削斧劈似的奇山绝境,人们说它是神仙造出来的。 十一、苍松奇峰五竹寺 秀峰山-五竹寺,位于渭水支流的清源河畔,城南13公里的316国道边,海拔2330米,属典型的南部二阴山区,常年气候湿润,空气清新,2万多亩的原始天然松林,苍松成林、古木参天;奇峰争险,青竹吐翠;奇花异草,香气诱人。明惠帝建文(1399~1407)四年,大臣郭节随建文帝朱允炆一行避“靖难之役”,至秀峰岩隐居削发为僧,植红、黄、白、绿、蓝五色之竹于禅院,自称“五竹僧”,寺因此得名。 秀峰山青山绿水,五竹寺佛光仙气。每年古历四月初八山会之日,附近村民和众多游客前来焚香朝拜,游玩休闲。如今,五竹寺已经成为一座访古探秘的文化名山,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明代诗人王予望的《游五竹寺》描绘得颇为有趣:“山行到处即为家,饭煮胡麻雪煮茶。欲借白云一赠客,天分齐扫入松花。”同代张息敬的同名诗作也耐人寻味:“五竹惟若雪,人言颇信哉。平顶横天白,露骨亦皑皑。相连秀峰下,兰若列其隅。……”清代诗人吴镇赞曰:“寺名五竹枕南岗,钟磬声中绿筱长。若使七贤游此处,也应随列黜山王。”著名史学家顾颉刚畅游五竹寺时,即兴题联:“五竹交相辉,万松成大观。” (续下页) [] ·上一篇资料:高中语文教案253例 ·下一篇资料:在渭源一中2011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全站导航
|
站主其人 | 网站帮助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具才苑是一个主要以中小学教师、师范类学生、中老年朋友为主要服务对象,教学资源丰富,兼顾社会关注问题的小型综合网站。具才苑是所有具才软件的首发官方网站,因此在这里下载的具才软件才是最新最可靠的。具才苑资源全部免费下载。因手机浏览者越来越多,本站作了全新改版,力求手机、电脑用户都能使用。如因此给您带来不便,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