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才软件 教育综合 学科资源 具才视界 站主习作
工具软件 图片频道 本站消息 电脑手机 故乡渭源

图片导航

为照而照 学习交流 合作共事 良师益友 奇妙自然 天伦之乐 省外旅行 省内游玩

当前位置:具才苑图片频道省内游玩


2010会宁之行

所属类别: 省内游玩 整理时间: 2011-05-11 06:44:46
观看统计: 本日:1 本周:3 本月:14 总共:1242
 
 

  2010.5.22,渭源一中一行数人前往会宁二中考察其校园建设情况,上图是在会宁会师塔前,左起:总务处副主任龚士周,副校长张天斌,校长金雁东,副校长陈具才,司机李继红。

  【相关资料】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南和通渭县接壤,北与靖远县毗邻,东靠静宁和宁夏的西吉县、海源县,西接定西县和榆中县。整个地形大致可分为梁峁山地、河谷川地和黄土残塬三种类型,海拔2000米以上。据《会宁县志》记载:“会邑地控三边,县居四塞,东跨泾原,南蔽秦陇,西障金城,北控羌戎,古为用武之地,历史之重镇。”史称“秦陇锁钥”。
当你踏着红军当年的足迹,并沿着青砖铺就的台阶,一步步登上会师楼,站在那一双双草鞋曾站过的地方,占地1700平方米的会宁红军会师纪念馆便尽收眼底。从纪念馆高大雄伟的仿古大门进去,迎面是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三塔环抱,傲视蓝天,仿佛一根巨柱支撑着高原小城天高地厚的日日月月。
1986年,为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50周年,缅怀在长征中牺牲的20余万红军将士,激励后人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会宁县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各大军区及甘肃省各界的支持下,修建了红军会师纪念塔。据会师纪念馆馆长马进林讲,“三塔环抱”的形式,立意有三:一是体现了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三大主力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阻拦,排除分裂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终于在会宁胜利会师,像三个巨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血肉相连,永不分离。二是象征着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我党我军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所向无敌,加快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它告诉后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团结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和基石。三是三塔塔体为九层,“九”意味着天长地久,九层就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同日月并辉,与日月同存。同时,“九”属高大建筑物的最吉数,也是最大的一位数,它表现了三大主力红军巍峨耸立,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还有,中塔突出部分用三层,体现三大主力红军的“三”字,中塔部分一个墙开三个窗洞,仍体现一个“三”字,其他如栏板、图案、塔底基座、台阶、基底花坛、扶手都以“三”为基数……第十一层收顶,在中塔塔体正面设计造型“更上一层楼”的立意:一是突出“十一”,它记载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解放,爬雪山、过草地,吃糠咽菜,不畏艰险,前仆后继,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会宁会师,胜利结束长征,历时两年,途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二是标志着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后,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集中统一指挥领导下,革命事业更上一层楼,取得了不断的更加辉煌的胜利。
绕过会师塔坚实的水泥底座,塔后就是红柱绿瓦、金碧辉煌的红军会师联欢会旧址———文庙大成殿,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激动人心的欢呼,最震撼世界的一声惊雷,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在纪念馆大门的西侧,是规模宏大的“将帅碑林”,300多块刻写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老战士题词的黑色大理石,镶嵌在200多米长的仿古长廊上,漫步碑林,你就会觉得自己是走在中国革命史的长河里。走过碑林,
在会师楼正前方不过百米处,是一座巍峨的牌楼,牌楼上镶嵌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长征胜利纪念地”七个大字,苍劲有力,金光闪闪……
现保留的“西津门”城楼及两侧城墙,总高16米有余,其中木楼高6.65米,雄距城头,巍然壮观。红军会宁会师期间,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聂荣臻、陈赓、杨勇、杨得志等红军领导人在“西津门”城楼上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会宁的地理位置虽然很偏僻,经济也很落后,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述说着它的古老与文明。据史载,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祖厉县起,会宁已有2100多年历史,县址、州址几经变迁。现在的“会师楼”,原为县城“西津门”。自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修筑现县址城郭以来,已历四朝,有600多年的历史。关于“会宁”县名的来历,这要说到公元4世纪淝水之战以后,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的首领拓跋圭建立了北魏,他的孙子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了扩大北魏的版图,亲自率军西征,占领了地处黄河要隘的祖厉县。为了庆祝胜利,拓跋焘犒劳三军,并兴高采烈地对部下说:“从此天下就会安宁了!”到北魏普泰元年(531年)置会宁县。
明代的会宁县城,虎距于祖、厉二河汇流处,傍山临河,内城外郭,南屈北伸,东阔西狭,形若凤凰单展翅,故有“凤城”之誉。原内城城墙高10米,宽7米,顶宽5米,南北长0.75公里,东西阔0.5公里,用黄土夯筑而成,城门、垛堞、箭楼用青砖砌成。环内城开挖壕池,深宽各7米,南北均筑瓮城,城门四个,上建有门楼。明万历初年,先后又辟建东西城门,并建门楼。至此,内城6门6楼,四城角建有角楼。四城门按地所向东曰“东胜”,西称“西津”,北呼“安静”,南名“通宁”。清乾隆年间,在修葺城垣楼门时,在四城门书刻门额分别曰:旭景东临、南尽图山、雄城西峙、北门锁钥。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在维修城池时,在东西南北四城门另侧分别题额:几霄紫气、西陲锁钥、万里雄图、崛关保障。所有城楼,特别是东、西、南、北门楼,均为木构挑角重檐歇山顶斗拱建筑,高大雄伟,巧夺天工。
难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使多少英雄竞折腰,曾让多少贤良泪沾襟。秦始皇、成吉思汗、林则徐等都先后到过会宁,“引得春风度玉关”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在会宁植过树……遥遥与黄河对峙着以及褐黄的土地上,胡杨半掩身材的美丽风景,所有的传说都有记录,都古老、都浪漫在一条历史的街道上。而远远望去会师楼就像一位历史的老人,一直眺望着连绵起伏的华家岭山梁,日夜倾听着黄河奔腾不息的涛声,向我们一次次讲述着1936年的慷慨悲壮,讲述着那年10月的欢呼与拥抱……
1936年9月30日中午,秋阳高照,天高云淡,红一方面军15军团骑兵团团长韦杰和政委夏云飞骑着飞驰的战马,火速赶到宁夏同心县王家庄军团部所在地。军团长徐海东用殷切而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他们说:“一方面军司令彭德怀奉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命令我军团派部队攻占会宁城,迎接二、四方面军会师,我们决定让你们团完成这一战斗任务。”紧接着他又指着地图说:“会宁县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要求你团于10月2日早晨,以急行军奔袭战术打下会宁城。若在今明两天会宁县城被王(均)、马(步方)二部之敌占领,或守城保安团有准备,奇袭不成,攻城任务即由随你们跟进的73师实施。你团就绕过会宁县城向西南方向活动,积极寻找二、四方面军,向二、四方面军首长汇报15军团的活动情况和敌情动态。”
于是,这支旋风般的轻骑队伍行程百余里后,于10月1日凌晨4时按时进入宿营地点,潜入村庄,封锁消息,悄悄地疏散隐蔽起来。当夜10时许,部队顺利绕过海原县城。2日凌晨3时,骑兵团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宿营在会宁县城城北十余里的一个村子里了。他们从当地群众中了解到:城内守敌约400人,敌人的讲话能够听懂;城门每天早上5时左右打开,白天不会关闭,老百姓可以随便出入。这一切说明,城内没有国民党的正规军,而且守城的敌人十分麻痹。5时半,骑兵团行进到离会宁县城3华里处。古城轮廓出现在红军面前,它的西门和北门外是一片开阔地,东门和南门外是起伏的丘陵。韦杰在望远镜里看到:坚固的城墙约有两丈高,上面有敌人的哨兵在游动。部队继续前进,2里、1里,渐渐地靠近了会宁县城,城墙的高大身影清楚地出现了,城墙上的哨兵犹如游魂似的来回走着,他们既没有查问,也没有鸣枪报警,大概是搞不清楚这是一支什么队伍,或者他们根本不会想到红军会从天而降。见城门已经打开,韦杰抓住这一时机,命令开始战斗,各连迅速按战斗序列展开。战士们策马扬刀,闪电般地分别向城北、城西两门冲去。一、二连的战士冲到城门,看到约有一班人向城门洞里急跑,看样子是来关城门的,说时迟,那时快,一连前卫排机枪射手端起机枪就向门洞里的敌人扫射,枪一响,敌人有的应声倒下,有的连滚带爬地往回跑。战士们催马继续向城内冲杀,刹那间冲进城内。二连和三连各一个排迅速控制了城门楼制高点,组织火力,掩护部队向城内的敌人展开进攻。四连和团部随一、二连后面也迅速冲杀进来。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变弄得晕头转向,惊惶失措。保安团在街西边学校内乱作一团,有的在站队,有的乱跑,有的早就吓得魂飞天外,趴在地上不动了,有的就地卧倒向红军放枪抵抗。在机枪猛烈火力的掩护下,一连战士挥舞着明晃晃的马刀,向敌人集合场地冲杀。敌人妄想利用街巷负隅顽抗,二连的战士下马,对还在做垂死挣扎的敌人实施徒步作战,进行猛打猛冲,狠狠地劈杀敌人。这时,三连由西门冲杀过来,和一、二连两面夹击,把敌人死死地卡在了学校附近的街巷内。敌人被打得丢盔弃甲,连滚带爬地各自逃命。经过短短十多分钟的激烈战斗,保安团的一个营和县保安中队就被打得全部溃散。冲杀进来的各个连队对溃散之敌展开了逐街逐巷的搜索。经过1个多小时的战斗,干净利索地全歼了守城的敌人,胜利占领了会宁城。
这时,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会宁县城,为迎接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拉开了序幕。
红军老战士刘强同志回忆说:1936年8月间,听说二、四方面军就要同我们会合了,以往那些在敌人分割下各自艰苦作战的情景,当时又在我们的脑子里翻腾着。而很快我们这三支千锤百炼的兄弟部队就要在一个战场上并肩作战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消息啊!“怎么欢迎二、四方面军呢?”这几天同志们都谈论着,我们七班也安静不下来,在班务会上进行热烈的讨论。有的说:“胡宗南匪军不是紧跟着二、四方面军后边穷追吗?等胡匪一来,我们就迎头给他一棒,打个大胜仗,给二、四方面军接风。”有的说:“我们要和二、四方面军搞好团结,向他们学习。”“这些都要做。”有人插嘴说,“二、四方面军的同志从南方来,一路行军作战,到了北方就过冬天,最好送给他们些衣服、鞋袜什么的。”这意见马上得到大家的响应。只有陕北参军的全连最小的小王说:“好是好,就是……就是我们自己还没有过冬的衣服哩!”副班长扳着他脚上用羊皮缝制的一双鞋子,直憨憨地说:“没啥,没啥,我们随便弄点羊皮、羊毛,缝缝缀缀的就过冬。”当天,我们就从打盐城缴获的战利品中分得70多斤羊毛,同志们围在一起抓的抓,撕的撕,把绞结着的鬈羊毛理松。毛里的灰尘飞了我们一身,呛得鼻孔痒痒的,直打喷嚏;头发、眉毛上,也蒙上了一层黄色的粉末,一个个简直成了孙猴子了!同志们眨巴着眼睛,相互看着发笑。9月初,我们听说要出发去迎接二、四方面军,大家听了非常着急,这可怎么办呢?我们的礼物还没准备好。但是袜子、衣服一定得打好。于是,大家找瓦片、刮竹针,准备在行军途中织毛线。部队开始出发了。看吧,每个同志除了武器弹药外,口袋里装的是毛线,手里拿的是竹针,一边行军一边织。有时顾了走路,就顾不上挂线,要不就是滑了针。松一针,紧一针的,总算对付出来了一双袜子,同志们看了却说:“这哪是袜子,简直像两只小米袋,直统统的。”试穿了一下,不行,袜筒都缩到脚跟底下了,我只好拆了重打。到达新堡子的时候,我已打好了五双袜子、五双手套和一条短裤。有的同志打好了毛衣,毛衣上用驼毛绣着“欢迎阶级兄弟”等字样。古老的会宁城,因红军的到来而显得生机勃勃,会宁成了广大红军战士向往的地方。“会宁大会师”成了当时最鼓舞人心的口号。在一方面军积极做会师准备的同时,红二、四方面军迅速向会宁地区挺进。10月8日,红四方面军4军10师到达会宁青江驿、静宁界石铺,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部会师;红军总司令部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同日上午也从通渭马营镇方向进入会宁县境,夜宿于会宁城南50里的阳坡湾。很快,我们与二、四方面军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连日来的梦想终于得到实现,全连战士个个兴高采烈,连唱带跳,大家纷纷把自己赶制的纪念品赠送给二、四方面军战士手中……
红军老战士刘仁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红四方面军第4军,长征来到甘肃渭源的一天晚上,部队刚刚驻下,上级传达情况说:胡宗南的部队追上来了;鲁大昌、毛炳文的两个师也从兰州赶来,企图围歼我军于渭源,阻止我们北上与一方面军会师。为了迅速摆脱敌人,实现北上会师的计划,部队立刻集合出发。出发前,师首长讲话说:“同志们,敌人梦想阻止我们北上会师的行动,这办不到。我们今天要拿出爬雪山过草地的劲头,冲破敌人包围,去和一方面军老大哥会师……”同志们听说就要和一方面军会师了,个个精神百倍,顶着月光迅速前进。经过一天一夜230里的急行军,终于甩脱了敌人,可是,一天一夜没吃东西,肚里叽叽咕咕叫起来。这儿尽是重重叠叠的黄土山坡,稀稀落落生长着杂草和苦蒿,村庄一个也看不见。幸好落了一阵骤雨,我们一边走,一边接了些雨水,和着炒燕麦吃了一顿“饭”。第二天、第三天又是滴水没见,渴得实在走不动了,行军的速度渐渐地缓慢下来。
“同志们,快走啊!”不知是谁在队列里喊道:“就要和兄弟部队会师了,他们已经给我们准备了许多好东西!”虽然大家都知道,会师还要好几天,可是一提起和兄弟部队会师的事,一种无形的力量,又促使着每个人加快了脚步。爬上一道斜坡,前面发现了一间茅屋,部队老远停下了。连长叫我带两个通信员跑去看看,是不是住家的,有没有水。我听了,直奔小茅屋跑去。小茅屋里,住着个老婆婆。看见我跑来,她吓得发抖。我们立刻解释说:我们是北上抗日的红军,已经四天四夜没见水了,想找点水喝,叫她不要怕。老婆婆把我们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显然了解红军是什么人,说:“唉!好人哪,你们可真够苦的了。我们这周围20里,不下雨是没水的。我这桶里还有一点水,你们抬去吧!”说着把半桶水提给我们。本来渴得嗓门冒烟,但此时望着那桶里的水却都发愣了,同我去的一个小通信员问老人说:“老奶奶,这水给了我们,那你……”“不要紧,你们抬去吧。”老人说,“我们可以到别的地方找点,对付着够我们一家三口人用的。”老人边说边找出一小罐蜂蜜,递给我说:“这个也拿去吧,和在水里喝补补身体吧。”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收下了她的礼物,掏了两块银洋给她,经再三解释,她才收下。我们把那小罐蜂蜜和着半桶水摆在全营同志面前。教导员李定学同志先舀了半小碗送给伤员,然后自己舀了一点,端起来像劝酒似的说:“同志们,让我们每人都喝上两口润润嗓子。现在,最困难的路程已经走过来了,用不了几天,就要和中央红军会师了!”听了教导员的话,队伍顿时活跃起来。全营同志你推我让地喝完了那半桶水后,又拉开行列,迈开步伐,继续前进了。
又经过五天五夜的行军,我们终于和中央红军会师了。此时,我们的心情和那天喝蜜水一样甜蜜!兄弟部队之间的深情友爱,比那蜜水还要珍贵万分!……10月9日晨,红军总司令部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从阳坡湾出发奔向会宁城。
有人称,红军长征的出发点是瑞金,转折点是遵义,会师点是会宁,落脚点是延安。

·上一图片:2010考察会宁二中
·下一图片:2010红色之旅


本栏热点

  • ·同事们说走就走的贵清山一日...
  • ·2010红色之旅
  • ·2010会宁之行
  • ·2008二上河西
  • ·2018海甸峡九甸峡
  • ·三上分水岭
  • ·2012白银市人民广场
  • ·2006钓鱼排郁、2007雨游莲峰...
  • 最新图片

  • ·[天伦之乐]孙女相册18
  • ·[奇妙自然]雪中雾凇,冰清玉...
  • ·[天伦之乐]孙女相册17
  • ·[奇妙自然]金秋的景色美透了...
  • ·[天伦之乐]孙女相册16
  • ·[为照而照]自家阳台赏风景
  • ·[奇妙自然]油画般的壶口瀑布...
  • ·[合作共事]一个团结战斗的优...
  • 全站导航

    软件频道

    具才软件 工具软件

    资料频道

    ┌─── 本站视界───┐

    世事观察 茶余饭后 做人有道
    名家论道 时势聚焦 酸甜苦辣
    涉猎有益 老年生活 多彩世界
    人生领悟 定西甘肃 抗击疫情

    ┌───具才习作───┐

    数学教研 教育思考 高考探索
    管理拾零 人生记录 社会视角
    信息技术    

    ┌───故乡渭源───┐

    渭源历史 渭源当今 渭源儿女
    靓文摘发 南坪文丛 维和记事

    ┌───教育综合───┐

    政策条规 学校管理 工作博览
    教师参考 教学常规 教育探究
    教育万象 高考关注 家校共育

    ┌───学科资源───┐

    数学资源 数学参考 语文资源
    英语资源 理综资源 文综资源
    多科综合    

    ┌───站内消息───┐

    站主消息 站务信息

    ┌───电脑手机───┐

    操作系统 软件应用

    图片频道

    学习交流 合作共事 天伦之乐 为照而照
    良师益友 省外旅行 省内游玩 奇妙自然

     

    站主其人 | 网站帮助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具才苑是一个主要以中小学教师、师范类学生、中老年朋友为主要服务对象,教学资源丰富,兼顾社会关注问题的小型综合网站。具才苑是所有具才软件的首发官方网站,因此在这里下载的具才软件才是最新最可靠的。具才苑资源全部免费下载。因手机浏览者越来越多,本站作了全新改版,力求手机、电脑用户都能使用。如因此给您带来不便,深表歉意!